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,资环所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部省联动项目“黄淮海多因子障碍粮田产能提升定向培育技术模式与应用”,聚焦黄淮海地区粮田多因子障碍难题,以技术创新与模式集成为核心,持续推动中低产田产能升级,于2025年再获亮眼成果。
9月28日至10月22日,项目组联合权威专家对多地示范田开展实收测产,各示范基地均稳定实现“绿色吨半粮”目标。在邯郸曲周王庄村千亩方全年亩产达1557.4公斤,较周边农户亩增产26.4%,增效48.0%;在曲周西漳头村示范基地亩产高达1685.3公斤,实现2023—2025年连续三年“吨半粮”目标;此外,在邯郸市魏县、衡水市枣强县、辛集市王下村全年亩产分别达1659.2公斤、1501.7公斤、1548.3公斤。这在今年小麦季低温干旱寡照、夏玉米前期高温干旱后期连续阴雨寡照等不利因素气候下,项目技术仍能稳定发挥作用,验证了技术的抗逆性和稳定性。
自项目启动以来,在国家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,项目组围绕中低产田改良核心问题开展系统研究:解析多因子障碍机理、研发土壤障碍削减技术装备、创制培肥增效产品、集成产能提升模式。截至目前,项目已攻克新技术15项,获发明专利17项,研发新机具5台套,创制培肥产品8种,集成区域障碍削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7套,有效破解黄淮海粮田产能瓶颈。9月,项目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现场核查,已基本完成预期任务,进入全面总结阶段,为我国中低产田改造与粮食产能提升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黄淮海方案”,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