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秀清 研究员
返 回
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专家。1963年出生,河北泊头人,1982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。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茄子瓜类室主任,院三级学术带头人,院蔬菜与药用植物育种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核心组成员;中国园艺学会茄子分会常务理事,河北省农学会理事,河北省蔬菜学会理事。
先后主持河北省科技攻关与科技支撑、河北省农业开发、石家庄市科技支撑和河北省农科院重点研究等课题多项。培育出周年生产的茄杂系列专用品种13个,其中茄杂1号为国内最早的抗病高产圆茄杂交种,开创了圆茄杂交种的先河;茄杂2号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膨果速度最快、果实最大、产量最高、商品性好、抗黄萎病能力强的圆茄杂交种,亩产量高达15000公斤,已成为华北、西北地区的茄子主栽品种;茄杂6号为春秋棚室专用品种;茄杂12号为温室专用品种;黑茄王为露地及夏播专用品种,茄杂系列品种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为华北、西北地区茄子周年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培育出西瓜、西葫芦、黄瓜、番茄等蔬菜品种8个,其中“贵妃”西瓜品种以优质、耐裂、货架期长赢得了市场,实现了品种转让,正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;西瓜硬肉系(904)已申报品种保护。
取得科技成果12项,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,“茄杂亲本资源创新及杂交种冀茄2号(茄杂1号)的选育和推广”
、“早熟丰产茄子新品种茄杂2号的选育和推广”
和“优质、耐裂西瓜新品种贵妃的选育及应用”
分别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名;“茄杂系列品种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”河北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。
在《华北农学报》、《中国蔬菜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,发表科普文章数篇,经常配合电台、电视台、报纸等媒体传播蔬菜科学种植技术,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生产技术难题。依据20多年茄子研究经验,撰写出版《茄子高产100问》1部,主编《茄子品种及栽培关键技术》1部,参编学术及科普著作6部。
《华北农学报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,编著科技书籍2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