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   页

所内概况

专家简介

返回院首页

 

 

学 科 设 置

 
   

刘云  研究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返   回

1986-1996年主要从事蔬菜品种资源的搜集、整理、繁种入库及编目,担任项目主持人,繁种入国家资源库约1400份,入河北库约1100份,编写目录约1300条。入库数目在全国名列前茅,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优异性状的资源,例冬瓜、茄子等,进行提纯复壮、示范推广;向育种人员提供有价值资源约20余份,有关人员利用这些材料培育出优良的杂交种,广泛用于生产。同时参加全国及河北省蔬菜品种志和目录的编写,并编辑了《河北蔬菜品种资源性状》,全国蔬菜品种志和目录均正式出版发行,河北省蔬菜品种志内部发行。并参加茭白的引种、丰产栽培试验,选留种试验,以及示范推广工作。深入平山、保定等地,考察野生蕨菜的分布、生存环境。

    以后主要从事甜辣椒育种工作、新品种示范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。其间,主持省科技厅和省农林科学院资助的项目,进行传统出口辣椒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,选育出符合品种特性的鸡泽辣椒原原种、原种,建立起原原种、原种和生产种三级留种制度,建立了稳定的生产种繁殖基地,并选育出具有优良特异性状的种质材料。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多项研发课题,甜椒不育系的研究与杂优利用,利用课题在国内率先育成的雄性不育性与优良农艺性状、抗病性、高配合力高度统一的甜椒不育两用系AB91转育新系,进行自交系的选育、新品种选配,现已育成多个骨干不育系,并育成了通过审定或鉴定的冀研系列甜辣椒杂交种6个。解决了我国甜椒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人工去雄的难题,简化了杂交制种程序,大大降低了杂交制种难度和成本,保证了杂种种子纯度。并初步进行不育系不育机理及育性调控的研究。在推广品种的同时,摸索了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,总结出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杂交制种的技术关键,研究出两用系亲本繁殖要素,建立了稳固的亲本繁殖基地和杂交制种基地,成功示范了冀研6号与棉花间作套种、冀研系列品种日光温室秋冬茬和冬春茬、大中棚春提前和秋延后等栽培模式,为农村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。协助主持人完成了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和国家863计划子课题,分别通过国家级验收。该项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,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被多次引用。

获奖状况:

1.2000年“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的选育及利用”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第二名。

2.2005年“早熟优质高产不育系甜椒杂交种冀研8号的选育及应用”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第二名。

3.2003年“早熟优质高产不育系甜椒杂交种冀研6号的选育及应用”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第二名。

4.2004年“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的选育及利用”获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奖,第二名。

5.1998年“甜椒杂交种冀椒3号的选育及应用”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第四名。

6.2003年冀研6号获河北省首届引智成果精品展览会金奖。

7.1990年“河北省蔬菜品种志及河北省蔬菜品种资源目录”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第三名。

8.1995年“南茭北引留种及丰产栽培技术”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,第三名。

9.1994年“蔬菜品种资源的搜集、研究和利用”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二级证书。

10.2004年“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”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第24

11.“优质、抗病、高产大果型甜椒杂交种冀研12号、冀研13号的选育及应用” 通过省级省级鉴定,第二

12.“鲜食彩色甜椒标准” 2006年通过省级审定,第二

13.冀研5号、冀研6号通过国家品种鉴定,第二

   

品 种 介 绍

  茄  子   
  甜辣椒   
  白  菜
  番  茄
  豆  类
  西葫芦
  黄  瓜

MORE>>>>

相 关 链 接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 

Copyright 2003-2007 All- rights reserved   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
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  邮政编码:050051  电话:0311-87652096 
电子信箱: liuxiaodongme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