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石果所徐国良研究员、棉花所耿军义研究员、经作所马小超研究实习员一行主动参与的河北省直劳模“大篷车”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张家口、承德地区10个乡镇振兴帮扶村的科技服务活动,将农业科技成果送到乡间村头,解决受助农民生产实际问题,提高了当地农民科学种田水平。
专家服务队于10月26日至11月4日行程数千公里,冒着坝上地区低温严寒,深入张北县大洼村、康保县晶水村、丰宁县李泉窝铺村、围场县红葫芦村等10村,采用“需求问诊+定向开方”服务模式,就高寒地区果树产业发展、安全优质、高接换优技术,蔬菜品种搭配、生态种植、绿色防控,特色油料作物的轮作倒茬、品种选择、机械化生产等进行了详尽解答,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意见。在隆化县茅荆坝镇建立的“微信技术服务群”,做到离村不离线、天天能见面、虽不在现场、服务不断档,实现农业科技服务日常化。
在次活动中,三位专家身着志愿者马甲,每日辗转于山区村庄,常在零下环境中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,其不畏艰辛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誉。康保县道尹地北村党支部书记表示:“专家们不仅手把手教技术,还给村民留下不易忘记的‘科技明白纸’,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土地上。”
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是我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,彰显了农业科研工作者服务“三农”的使命担当,为助力服务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