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省脱贫攻坚创新奖——谢晓亮
【来源:院直属机关党委】  【作者:】  【时间:2021/5/12 11:23:09

谢晓亮是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、二级研究员,博士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,是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成员。
        20多年来,一直从事中药材研究,注重生产实践、长期坚持下乡服务,足迹踏遍我省道地药材产区,特别在产业扶贫方面,指导了我省太行山、燕山山区2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中药材种植,帮扶中药材合作社和企业50多家,近三年来,开展技术培训、示范等50多场次,组织专家线上培训30多场次,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20万人次以上,20多项原创技术和生产模式应用到生产实际,指导当地政府打造中药材特色产业,帮助农民脱贫致富,扶贫事迹写满了河北广大山区。谢晓亮在中药材产业扶贫上勤于钻研,勇于探索,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扶贫、龙头企业带动扶贫、产业打造扶贫、引智扶贫、技术扶贫等多种创新扶贫模式,实践创新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,具有较高推广价值。获得“十一五”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个人,201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“燕山-太行山中药材产业扶贫专家组组长(国家级)”。2020年获得国家创新争先奖,扶贫事迹被央视、《光明日报》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科技攻关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瓶颈
        谢晓亮从事药用植物研究20余年,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、新品种选育、栽培技术研究,攻坚克难,先后育成中药材新品种12个,主持制定中药材标准和技术规程80余项,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,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,发表论文100多篇,主编中药材著作10多部,特别是针对一线农民、生产技术人员主编了《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技术》、《中药材栽培实用技术500问》等书籍,为全省中药材种植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        (一)选育优良品种,推进良种工程实施。针对中药材种质杂乱、品种混乱、优良品种严重缺乏的问题。他带领团队开展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、保存和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等研究。建立了“河北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(-18℃)”,系统收集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600多种、4900多份,创新种植材料29份,搭建了我省中药资源共享平台,培育出冀丹1号、丹杂1号丹参,多紫1号紫苏、选优板蓝根、河北菊花等中药材新品种12个,在全省推广100多万亩,推进了河北中药材良种工程的实施。丹参、紫苏、菊花等很多新品种,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。
        (二)开展提纯复壮,扼制种源退化。安国是我省中药材传统产区,常年种植面积在15~20万亩。然而,病毒感染、种源退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安国药材生产。他针对产业瓶颈问题,带领团队开展了丹参、菊花、半夏、山药等品种脱病毒研究,明确了侵染丹参、菊花、掌叶半夏等药材的病毒种类,建立了脱病毒技术体系。脱毒品种产量、含量明显提高,对解决安国八大祁药种源退化问题起到重要作用,在产区推广面积累计达100多万亩,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,很多农户参与其中实现了增收增效。
        (三)制定中药材标准,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。中药材生产无标准、无规范,限制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实施和中药材质量控制,他结合科研和生产实践,大力开展中药材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。目前已制定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、种苗分级质量标准、生产技术规程、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、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等中药材相关标准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80多项,其中,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28项,对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、实施质量监控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        (四)研发无公害生产技术,解决重金属农残污染。多年来,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染是影响中药材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,针对药农无公害生产技术缺乏、农药使用不规范等问题,他带领团队筛选出我省30种大宗药材品种,研究制定了《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》30项,作为我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,通过培训、基地示范、中药材标准园建设等多模式推广,技术覆盖全省主要中药材产区,主持完成的“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”成果,获得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(一等奖)。
        (五)建立质量追溯服务平台,推进质量标准控制。针对当前中药材质量可控性差、可溯性不强等问题,他带领团队从生产过程质管理入手,在全国率先建立了“河北省中药材质量追溯服务平台”,目前1500多家中药材生产基地、饮片制药等加工企业、农资供应企业进入平台实施追溯管理和产销对接。该平台的应用,对强化过程管理和宏观质量控制,推进全省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一个系列品种,支撑了一个贫困县的特色产业
        灵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,山多地少,农民创收门路窄,脱贫增收困难。谢晓亮带领团队,探索扶贫新模式,通过培植新兴产业,把培育的丹杂1号、冀丹2号、冀丹3号等丹参系列新品种,在灵寿推广,十年如一日,指导灵寿邳彤中药材合作联社的27个合作社,在慈峪村、水泉村、陈庄等发展丹参等药材种植,面积达到5.3万亩,涉及贫困丘陵山区160余村,带动贫困人口2985人,年人均增收1966元。在他的帮助下,“灵寿丹参”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认证,树立了“灵寿丹参”知名品牌,灵寿丹参产业脱贫模式在多家电视台进行了报道。2015年他被灵寿县政府聘为“灵寿县人民政府特聘专家”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创立柴胡玉米套种轮作模式,彰显科技扶贫威力
        谢晓亮经常深入涉县山区,带领团队与当地农牧局合作,经过3年多的试验,一举攻克了柴胡种植三大技术难题,建立了“柴胡玉米套种轮作技术模式”,解决了柴胡“种植难、保苗难、控草难”三大难题,短短5年多时间,推进涉县柴胡种植达到10万亩,成为老百姓广泛参与的产业,玉米柴胡套种轮作模式较单纯种植玉米平均每亩年增加收入1228.6元,老百姓的一句话“一个劳力10亩田,两年收入4万元”,形象地反映出这个模式,在产业脱贫、农民增收方面的实际效果。在谢晓亮研究员的指导下,“涉县柴胡”获得国家三大地标准认证,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,涉县17个乡镇, 58个贫困村中有22个村以中药材产业为主,带动76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、1977个贫困人口,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,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,这种实践创新模式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,被多地推广应用。
        四、打造连翘资源型产业,成为产业扶贫的典范
        谢晓亮勤于钻研,勇于探索,在太行山岗坡山地摸索出一条资源型产业打造扶贫模式,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。我省太行山区有丰富的野生连翘资源,但产量极低,基本没有收益,山区老百姓守着巨大的连翘资源仍然受穷,面对家门口岗坡山地为不能种粮而犯愁。如何使丰富的野生连翘资源为百姓造富,如何让山区的岗坡山地发挥效益,成为谢晓亮苦于思考的问题,经过5年多刻苦研究,终于解决了制约连翘发展的授粉、修剪、生态栽培等关键问题,建立了山区“连翘生态栽培技术”模式,实施“三不一剪”管理,在我省涉县、武安、井陉、平山等山区快速发展,面积达到25万亩,形成了“不与农田抢地、不与虫草为敌,不惧山高坡陡,不负绿水青山”的产业模式。帮助引进了以岭药业在涉县投资建厂,每年收购农民连翘1500吨左右,仅此一项每年就给当地农民创收1500多万元。《农民报》以“万亩连翘黄花开,昔日荒山遍地金”进行了报道;《中国中医药报》以“农林专家,撑起中药材种植一片天”进行了报道。
        五、一对一帮扶国家级贫困县,发展中药材富民产业
        谢晓亮作为省中药材产业首席专家,在省农业农村厅统一组织下,谢晓亮团队签约国家级贫困县隆化,一对一帮扶发展中药材产业。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分析,确定了帮助隆化县种植市场用量大、产值高,刚刚进入人工栽培的北苍术作为突破性品种,配合北柴胡、桔梗、黄芩等传统道地品种进行重点发展。通过编制规划、确定品种、明确发展目标,运用“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产业模式,帮助承德中泽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隆化建立了药材基地,直接带动韩家店乡唐家店、三岔口、黑石碳沟等8个村253个贫困户,贫困人口632人发展北苍术、柴胡种植2960亩,订单种植,统一回收。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模式获得很大成功,目前,隆化县北苍术发展面积突破万亩,每亩年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,《河北农民报》以“扎下身子深入一线,扎实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”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。
        六、帮助驻村驻点干部指导贫困户,发展中药材增收脱贫
        通过中药材扶贫报道,很多驻村驻点帮扶干部找到谢晓亮进行咨询,应驻村驻点干部之邀,现场考察指导了20多个贫困村,引进成熟的技术、高效益的品种,指导贫困村发展中药材,已经有10多个贫困村通过发展中药材实现脱贫增收,很多村成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。其中指导的康保县李家地乡李家地村,通过帮扶龙头企业河北百本药业有限公司,在康保县带动发展中药材7.3万多亩,直接受益3个乡镇贫困户,提供就业岗位230多个(含季节性就业岗位);通过帮扶张家口崇礼区摩天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在崇礼区板审图发展金莲花、黄芩等中药材1000多亩,带动多个贫困户实现了增收。技术成果在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开花结果。


访问:2095
 

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 制作维护
地址: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:050051 备案号:冀ICP备09020210号-2